马德堡半球
马德堡半球(德语:Magdeburger Halbkugeln,英语:Magdeburg hemisphere),亦作马格德堡半球,是1654年时,当时的马德堡市长奥托·冯·格里克于神圣罗马帝国的雷根斯堡(今德国雷根斯堡)进行的一项科学实验,目的是为了证明大气压的存在。而此实验也因格里克的职衔而被称为“马德堡半球”实验。当年的进行实验的两个半球仍保存在慕尼黑的德意志博物馆中。现实也有供教学用途的仿1制品,用作示范气压的原理,它们的体积也比当年的半球小得多,把半球的空间抽真空,不需再用十多匹马,有的只需四个人便可拉开。
风车,又名吉祥轮,八卦风轮,四季平安符。这玩意儿不起眼儿,春节一到,满大街都瞧得见。它用高粱杆,胶泥瓣儿和彩纸扎成。它的小轮旋转祈风调雨顺:它的小鼓声声喻和谐之音:它那红黄绿的彩条是阳光,大地和蓝天的象征。
一种用纸折成的类似以风力机的玩具,儿童时的我们特别喜欢,如今比较少。作为玩具的风车只有中国有,其他地方不多见。过去风车周长365分,象征一年365天,12根辐条表示12个月,24头表示24个气节,风车有四道符,祈求四季平安。所以老话说“风吹风车转,风吹幸福来”。风车现已成为北京春节庙会和节俗活动的文化标志物之一。
DIY目的
DIY的存在似乎总是开始于人们想省钱的心理。为了少付出,人们难免要选择'自己做',而放弃'别人/机器做'。十几年前的'打家具热'着实让许多人过了一把'DIY瘾',就是因为不少人算了经济帐后,觉得自己做比买、比请人做都实惠,才纷纷自己动手做将起来。由于规模经营使得工业化生产成本远低于人工生产成本,花费不高还方便,人们可能就不会死抱住DIY不放了。
但是当人们看腻了市场上工业产品的千篇一律,或千篇一律的市场产品无法满足自己家的特殊需要,'Do it yourself'(我自己动手做)的念头就可能油然而生。做你需要的,做你想要的,做市场上绝无仅1有、独一无1二的你自己的作品,成为DIY更高层次的追求。
它在过程中给予人的满足则更重要。工业化生产的确已经日臻完美,越来越多的人已不可能也没必要去掌握旧日能工巧匠的手艺了。毋需自己动手做,却总仿佛缺了些什么,就象缺少了运动,人就是这么怪,需要贴近自然,需要运动劳作,需要在运动劳作中享受生活的乐趣。这是DIY又一高层次的追求。
DIY,因为人们的需要而存在。